学术成果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康复论坛 > 学术成果

游戏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个案研究

阅读:24157 时间:2019-02-28 15:32

  【摘要】 目的 运用游戏治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参与能力。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运用游戏治疗的方法改善在认知,社交,参与性三方面的能力,是患儿在进行游戏治疗后能够是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主动参与性和一些刻板行为可以有所改善。结论 对自闭症儿童采用游戏治疗方法是自闭症儿童在认知,社交,参与性,刻板行为上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游戏治疗 自闭症 游戏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基本临床特征为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同一的行为方式,主要在3岁前起病。2到5岁是自闭症行为最为明显的阶段。因为自闭症儿童缺乏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兴趣,沉浸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所以称之为自闭症,自闭症是儿童发展障碍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

  对于儿童本身来说,游戏疗法能够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能够自然的获得肌肉协调与动作练习,使肌肉松弛达到舒解压力的目的。其次,借助游戏的过程能够化解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并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与他人的互动可让儿童学习人际社交的技巧并借助游戏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游戏治疗的目的就是借助每一个游戏的特质发挥儿童的自我治愈力,让儿童在游戏的帮助下抒发出儿童自己内在的感情情节,使人格得到正常的发展。游戏治疗以游戏过程中的活动为媒介,在游戏设计者的精心设计下为儿童创设一个充分自由,没有压力,安全的环境中,使儿童通过属于自己的活动游戏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得到最自然的表达,并将内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游戏,通过在游戏“玩”的过程中表现暴露出来,使儿童能够充分的把自己内心的紧张,焦虑,恐怖以及不满的情绪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完全释放出来。运用游戏治疗不仅可以弥补自闭症儿童在语言交往障碍中的不足,而且借助治疗室专业安全,接纳的游戏环境中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减轻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障碍。游戏治疗的核心就在于它是在一种安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利用一切游戏材料或者利用儿童自身与他人的配合在特定治疗情景中游戏的治疗方法。游戏治疗内容和过程的设定与常规游戏有着一定的相同点,游戏主要包括积木游戏,箱庭游戏,水戏,粘土游戏,沙土游戏,乱画游戏,情景游戏,角色扮演游戏,而这每一种游戏的开展方式则有单独游戏,群体游戏,指向性游戏,指导性游戏,同伴游戏等。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游戏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游戏的基本设定并会根据自闭症儿童自身的各种问题和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在游戏的过程中加以结合使自闭症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进内心的情绪有更好的表达,以此达到游戏治疗的目的:通过游戏的过程释放患儿的不良情绪,使儿童在游戏这种特定环境中能够体会那种被爱,被容纳,被关注的感觉并以此让儿童渐渐感受到与人交流的乐趣,逐渐从那种自我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达到游戏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目的和效果。由于自闭症儿童在3岁前起病,而且2到5岁是自闭症儿童行为最为明显的阶段,而这一阶段也是正常儿童出现模仿,认知,社交最为广泛的阶段,也是儿童最具有童趣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游戏治疗则可以利用自身的游戏环节加强儿童在认知,社会,刻板行为等放慢的改善。

  一、研究对象:

  大牛(小名),男,四岁,顺产,出生时体重3.5KG,出生时伴有生理性黄疸,在出生2周后消失截止出院时没有出现其他病症各项指标正常。在出生两个半月后母亲由于工作原因调往外地工作,父亲工作较忙,大牛由外婆照顾到5个月时母亲回到家中,此时大牛开始由第一任保姆照顾,在大牛8个月的时候由于保姆家中有事大牛开始由第二任保姆开始照顾,两任保姆都是五十岁以上的阿姨,大牛妈妈每天晚上回家大牛已经在保姆的照顾下睡觉了,在大牛一岁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单位调动大牛跟随父母搬家并开始有第三任保姆照顾,第三任保姆年龄18岁,第三任保姆经常向大牛妈妈夸奖大牛听话,好带,不哭闹,大牛两岁时因为第三任保姆家中有事大牛被妈妈送回家在银川的姨姥姥照顾,三任保姆照顾期间大牛一直是由牛奶和奶粉喂养,两个月时停止母乳喂养。大牛哥哥比大牛大两岁,由在银川的姥姥照顾,大牛在回银川的一周后来到姨姥姥家。发病情况:来姨姥姥家三天后姨姥姥发现大牛对任何事物没有兴趣包括各种玩具,不笑不说话,只是每天会哭闹两到三次,并经常长时间看自己的手,喊名字也没有反应,开始怀疑是听力存在问题,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听力测试结果正常,在医生的建议下又在银川市医科大附属医院神经科进行检查与测试,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大牛被诊断为自闭症,康复情况:在检查结果出来后大牛被妈妈接回北京在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半年,半年后妈妈由于工作原因将大牛再次送回银川姨姥姥家,大牛两岁半时姨姥姥带大牛到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启智科进行训练,现在大牛四岁,期间一直在康复中心训练。目前情况:该患儿存在一定的刻板行为,情绪不稳定,看自己手的情况有所减弱,在上课康复的过程中发现患儿对艳色毛绒玩具有兴趣,经过近两年的语言和认知行为,社会行为的训练,大牛现在可以在引导下说出词组和简短的语句。

  主诉:该患儿情绪长期不能保持稳定,在引导情况下只会说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和短句,在饮食,住宿,游戏方面仍存在刻板的行为。

  二、初次评估: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和患儿家长的访谈了解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详细情况和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的表现,以此达到治疗效果。在和家长访谈中获知患儿在用餐餐具和用餐地点以及社交能力上不足,而且在主动参与性上能力不足。

  三、康复训练:

  熟悉环境阶段

  第一次:2013年3月15日

  地 点:个训教室

  参与者:个训老师,集体课老师,姨姥姥(包括大牛在内一共四个人)

  游戏原因:因为根据大牛姨姥姥所讲和大牛中午吃饭时观察到大牛只坐自己固定的座位,用自己在家用的小碗和勺子,所以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大牛接触其他的用餐工具并对其他用餐工具产生兴趣,使大牛的这一刻板行为能够消失。

  游戏设定:中午十一点整,马上到了午餐时间,大牛姨姥姥把大牛带到个训教室,从集体教室往个训教室走的路上大牛情绪稳定,不哭闹,在进入个训室后大牛不肯松开姨姥姥的手,姨姥姥强行抽开手,大牛开始哭闹,个训老师蹲下对大牛说:“大牛不哭,老师和姨姥姥还有大牛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那边的小桌子上有游戏时的玩具,过去看看好吗?”大牛情绪有所稳定,跟着老师来到训练桌前。

  游戏过程:因为大牛在集体认知课上对毛绒玩具小青蛙比较感兴趣,所以游戏借助毛绒玩具小青蛙,有小青蛙的小碗,有小青蛙的勺子,大牛来到训练桌前开始没有反应。个训老师和姨姥姥模仿小青蛙的声音动作也来到个训桌前,一手拿小青蛙,一手指大牛,问:“你好,我是小青蛙,你是谁呀?”(多次指令提问)在按照个训时大牛习惯的方式提问,大牛说出:“大牛。”(意思他是大牛)并且伸手拿走小青蛙,个训老师接着按照平时的上课方式引导大牛说出青蛙,呱呱两词,老师,姨姥姥,大牛四人在桌前做好,小青蛙给每个小朋友发用餐工具了,大牛在看见发给自己的小碗和勺子时没有反应,老师带着毛绒玩具小青蛙吸引大牛看小碗和勺子,并用勺子给小青蛙喂饭,老师饰演青蛙妈妈,大牛此时也伸手去拿勺子,老师用手把大牛的小青蛙碗遮住,大牛伸手拿开老师的手,将一勺饭放入小碗,老师模仿小青蛙往自己嘴里吃口饭,然后发出呱呱的声音,老师再给大牛口中喂饭,大牛拒绝张嘴,并有要哭的表现。老师,姨姥姥分别和大牛多次借助玩具玩情景游戏给小青蛙喂饭后大牛愿意张嘴吃下准备好的餐具里的饭,情绪稳定,没有哭闹。

  游戏结束(感受):因为患儿之前的个训课一直以认知,社会,语言为主,而且采用一对一上课的方式,利用游戏治疗方式是第一次,大牛开始有点不适应,而且游戏设定不是很夸张只是利用游戏的特点童趣了这一情景游戏,没有完全采用全面游戏化的方式,在游戏时发现大牛对绿色的东西敏感,游戏时语言重复和行为重复,这种重复让大牛在一定时间完全沉浸在了自己和青蛙游戏的过程中而忽略了游戏治疗时旁边的老师和他所处环境以及用餐餐具的变化。通过第一次情景游戏个训老师觉得应加强游戏设定使大牛在注意力转换上有所提高并借助注意力的转移减缓大牛刻板的行为。

  游戏时间:根据个训课时间安排游戏治疗活动,个训课一周四节,此情景游戏时间为一周,本周个训课主要就是对大牛进行以上游戏治疗过程使大牛可以接受用其他小碗,勺子和改变座位吃饭。

  第二次:2013年3月24日

  参与者:个训老师,大牛

  游戏过程:大牛在姨姥姥的陪伴下来到个训教室外面,姨姥姥让大牛敲门,但是大牛自己打开门就直接进去了,个训老师走上前蹲下拉住大牛,先握了握大牛的手,然后让大牛抱一抱老师,大牛抱了抱老师,接着老师又让大牛亲一亲老师,大牛也做了,老师同上周一样给了大牛一个毛绒玩具小青蛙,老师示意姨姥姥悄悄离开个训教室,大牛没有注意到姨姥姥的离开,而是自己玩着小青蛙,嘴里还喃喃自语。老师把新玩具沙盘放在大牛面前,并从大牛手中接过青蛙放进沙盘里,这次大牛主动用手抓起了沙子,但时间不长又放下了沙子拿起了青蛙,老师把印有小青蛙的小汽车放进沙盘里,开始大牛没有反应,在老师用手把小汽车滑动了几下后大牛再次主动碰沙子,并放下手里的小青蛙,不断的用手抓沙子放进小汽车再把沙子倒出来,重复做着装沙倒沙的过程,老师也和大牛一起重复这一过程,接着老师将自己的小汽车放在沙盘外面,并下指令也让大牛放下汽车,老师拉着大牛一人一个小椅子,模仿公交车的座位开着公交车,车一直开到沙盘前,引导大牛下车时说停,并和老师拉拉手,一起下车(这一过程中借助公交车开车停车行驶的过程让大牛认识公交车,公交司机,学会公交车的喇叭声会发出嘀嘀声)大牛回到沙盘前第一个拿起的不再是小青蛙而是小汽车,并主动持续的完成抓沙,到沙的过程。

  游戏结束(感受):大牛第二次接触完全游戏化的个训课,而且是在姨姥姥全程没有陪伴的情况下,虽然比起两周前的课有进步但是游戏过程中还是要重复多次指令,而且大牛也多次出现烦躁,哭闹的表现,哭闹时间很短,而且整个过程中大牛和老师只有在开始游戏前互动,游戏开始和结束时一直没有和老师互动。

  游戏时间:第二次游戏治疗时大牛表现较第一次来说较好,此游戏可持续较长时间,此沙盘游戏时间为两周,并在两周游戏时添加新环节。

  第三次:2013年4月7日

  参与者:个训老师,大牛,集体课其他小朋友韬韬和小玮

  游戏过程:利用集体课上大牛已经认识的小动物和设定游戏环节训练大牛社会交往能力:老师和三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狗,小青蛙,小鸭子,环境布置成大森林里,小朋友在森林里碰见了,用手指出或者用小动物叫声代表和小动物做朋友,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加了其他两位小朋友,大牛开始没有反应,因为韬韬和小玮是唐氏综合症,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老师学着小动物声音和动作在森林里,韬韬和小玮也学老师,虽然动作不标准,大牛在大约7分钟后也进入到特定环境森林中蹦跳。并能在下指令后自己指出青蛙,说出青蛙和呱呱以及在游戏结束时说出“狗”和“汪汪”。

  游戏结束(感受):继续是在没有姨姥姥全程陪同的情况下,并加了两位小朋友,开始大牛因为看见其他小朋友在有点不适应,说明大牛在与人交往上还需要改善,需要肯定的是大牛在看见其他两个小朋友和老师做游戏时能主动加入说明游戏内容是他感兴趣的,也说明大牛的主动参与性有所提高。

  游戏时间:第三次游戏全面加入游戏环节使之更加游戏化,大牛的表现也比前两次有所提升,第三个游戏持续时间再次加长,游戏时间为15天,可以在游戏已有认知内容的前提下加进社会和言语发音等内容。

  在进行了三次游戏治疗后大牛逐渐适应了游戏疗法的过程,下一阶段的游戏将会根据大牛集体课的课程和接受程度以及近期的具体情况设定。

  在大牛集体课时,课程的安排和一堂课的主题都加入了游戏

  集体课课程顺序:

  课前准备:

  1.坐位保持(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小脚并拢,小手放好,小腰挺直)

  2.和老师一起唱上课歌(以游戏的方式使儿童注意力集中准备上课)

  3.点名:老师唱点名歌(老师唱着点名歌,并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到儿童身边:这是谁的小鼻子,~~~的小鼻子,这是谁的大鼻子,老师的大鼻子,是儿童在游戏和儿歌声中既记住了自己的名字和认识了其他小朋友也记住了自己的鼻子)

  4.和小朋友一起做手指游戏,既锻炼小朋友指头的灵活度也增加了童趣

  上课:根据课程安排,开始一天上课的内容

  下课:唱下课歌:现在下课,现在下课,谢谢各位小朋友,谢谢妈妈,谢谢老师,谢谢各位的帮助。

  (课前课后的准备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加入不同的游戏,上课内容会根据安排改变,其余都是一样)

  四、研究分析

  通过对三个游戏的观察中获知:自闭症儿童大牛经过三个阶段的游戏治疗过程后,刻板行为和注意力转移以及模仿认知能力有所提高。

  第一次游戏治疗时,因为是初次接触游戏治疗,大牛在过程中情绪极不稳定,也表现出毫无兴趣,但是利用大牛自身喜欢的小青蛙做为强化物的出现,大牛逐渐投入到情景游戏中去,并根据大牛姨姥姥的反应与家庭训练记录本的记录,大牛在吃饭用餐时可以接受陌生的餐具和环境。第二次游戏大牛在姨姥姥完全不陪伴的情况下,虽然开始有点情绪不稳定,但是相对于第一次来说不稳定情绪有所减缓而且时间缩短,并能够主动去触碰游戏工具,游戏过程中能有效配合来完成游戏,就是在听取指令方面需要多次重复提醒,在一段时间个训后,第二次游戏治疗使大牛在游戏参与主动性上有所提升。第三次游戏的过程,其实也是将前两次游戏的主题和目的结合起来,使大牛在第三阶段接触游戏治疗时能够更加适应,第三阶段的每次游戏开始时大牛都会因为有陌生小朋友而表现出情绪不稳定,但是在参与加入方面有提升,在第三阶段游戏的多次治疗后,根据个训课表现和家庭训练记录可以看出大牛的社会交往和与人接触以及人之方面有所提高。

  通过观察大牛三个阶段在游戏治疗中的表现以及集体课上的表现发现大牛可以在强化玩具的吸引下以及游戏环节的设定,在认知,社会交往,和参与性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有时可以不再使用引导物和强化物引导大牛说出词语短句,而大牛在游戏时可在多次重复指令下自己说出简短的语句和词语。在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中,治疗师将继续采用游戏治疗的模式加入更多的游戏环节让大牛在言语发音训练上有所提升。

  五、研究结论

  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而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儿童阶段最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游戏是儿童认知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以及身体活动的的需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不仅可以将天性得以释放也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自闭症儿童也同样需要一个释放情绪,学会认知,学会与人交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在给大牛制定游戏治疗的时候以及在和大牛一起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治疗师始终将游戏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治疗最终的目的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让大牛可以在认知,社会交往,参与能力以及言语上能够有所提升,治疗师利用大牛喜欢的毛绒玩具一步步将大牛引入游戏中,并在能够让大牛情绪稳定的环境中利用情景的布置和设定加入游戏的环节让大牛接受陌生的餐具,以及游戏中不时加入大牛感兴趣的儿歌和经常做的手指游戏,增加游戏趣味性,之后的两个游戏治疗阶段逐渐加强游戏化的东西让大牛完全投入游戏中去,在大牛接受游戏情景的同时设定情节使大牛在认知,社会交往和参与能力上有所进步,个训的游戏让大牛接受并喜欢游戏释放大牛的心理,让他愿意参与进来,治疗师在集体课上设定手指游戏,点名游戏,唱下课歌上课歌时的游戏是将大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带进游戏的环境中,在游戏时接收新事物,达到课程要求和目标。

  游戏时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得到释放,游戏也可以使自闭症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控制情绪,学会与人交往,学会认识新鲜事物,最重要的是能够看见外面精彩的世界走出自己封闭的世界,自闭症儿童的世界是封闭的,自闭症儿童行为重复刻板,认知能力,语言理解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很差,而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缺陷的时候就要采取生动地,形象地游戏吸引自闭症儿童,在游戏治疗时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具和情景设定,活泼有趣的组织形式,根据每一个自闭症儿童自身的情况设定一个个具有游戏气氛的活动,吸引这些自闭症儿童,使自闭症儿童愿意参与并体验快乐,激发自闭症儿童活动的兴趣,使自闭症儿童在生理心理上都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和提升以后的康复训练有进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儿童游戏治疗理论与应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年第12期

  [2]王倩.游戏治疗与特殊儿童.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9月

  [3]沙海洋.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训练

  [4]徐大真.侯佳.儿童自闭症治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进展.消费导刊科教论坛 .2008年12月

  [5]梁慧琳.儿童自闭症的游戏治疗.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5卷.第一期.2009年2月

版权所有 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 Copyright ©2017-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湖畔路115号,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

办公室电话:0951-8629007 办公室传真:0951-8629000

邮编:750002 邮箱:nxcjrkfzx@163.com

ICP备案号:宁ICP备18001601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930号

网站设计制作:天脉网络公司

版权所有 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 Copyright ©2017-2018 All rights reserved